今年4月,该集团提出全年精煤产量在年初目标基础上再增加10%至15%的新目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云驾岭矿、陶一矿、陶二矿、郭二庄矿的洗煤厂实施设备更新改造,邯郸矿区5个矿井实现了原煤全部入洗。
在山西,民生民乐、和谐发展是转型发展的最终目的。不转型,发展没有出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
城镇化是发展滞后、质量不高的困扰。我省煤炭行业效益稳步提高,煤炭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民生福祉有新水准、社会管理有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山西,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发展的第一前提是解放思想。如何转型跨越?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施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四化战略符合山西实际,具有山西特色,又自成体系,路径清晰,旗帜鲜明。
安满脱掉煤老板外衣,转型投身于现代化蔬菜温室大棚、种猪养殖场、沼气站等新型产业。2011年,全国高度关注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山西人民多少年想办的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山西煤炭彻底告别了多小散乱的小煤窑时代,进入了集约化、现代化、多元化、生态化的现代化大矿时期。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电投,2012年中期关联交易占公司煤炭收入的比重达到84.75%,受此影响公司经营特点有二:一是客户稳定;二是公司煤炭售价波动幅度小于现货市场
我们对公司2012、2013年的盈利预期分别为1.07和1.01元,动态PE为12倍和13倍,投资评级为增持-B。此外,公司上半年煤炭销售均价为151.01元/吨,7月23日霍林河地区3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较年初下跌16%后坑口不含税价格为179元,公司煤价仍有一定安全边际和防御性。收入和利润的下降主要由产销量、毛利率下降引致。长期看公司业务面临两大压力:其一,优质动力煤下跌后,掺烧褐煤的需求下降,褐煤市场面临萎缩,公司中报已开始体现;其二,东北地区褐煤在建项目与铁路即将进入高峰期,褐煤将面临更严峻的同类竞争。
经营季节性导致2季度业绩下降。在行业景气下行的环境下,这两个特点均成为优点。
2012年中期公司实现收入33.31亿元,同比下降2.86%,实现归属股东净利7.33亿元,同比下降9.99%,EPS为0.55元,基本符合预期。随着承诺注入资产成熟,注入时点也逐步临近。公司通常在2、3季度进行土石的剥离,1、4季度采煤,因而生产和业绩存在季节性,2季度的数据不完全代表后3个季度的经营情况。风险提示:市场煤价下跌超预期。
吨煤销售价格为151.01元,同比上升3.69%,吨煤成本97.33元,同比上升6.93%,导致毛利率下降2个点至35.64%。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电投,2012年中期关联交易占公司煤炭收入的比重达到84.75%,受此影响公司经营特点有二:一是客户稳定;二是公司煤炭售价波动幅度小于现货市场。集团白音华二号、三号合计产能2900万吨,其中白音华二号露天矿1期工程的500万吨已经于2012年5月投生产;赤大白铁路已于2009年8月31日正式通车,将与在建的锦赤铁路连接,打通下水通道。公司的销量、价格锁定性强。
到2015年公司自身产能提升至5000万吨,同时存在资产注入的预期。上半年公司生产及外购煤炭2225万吨,同比下降6.15%;销售煤炭2192万吨,同比下降7.01%。
2012年2季度同比上年收入下降2.04%,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净利润增加2.93%。2季度单季实现收入15.33亿元,环比下降14.73%,实现归属股东净利2.17亿元,环比下降57.94%,单季度EPS为0.16元
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冀明德表示,煤电联营方案的出台,是为了促进煤电企业的长期共赢,建立更加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同时,山西将推动火电企业与省内煤炭企业签订长期战略性供需协作合同,明确供煤价格以及价格联动条款,建立长期协作合同全覆盖的省内电煤供需管理模式。据了解,山西将按照自愿合作、一厂一策的原则,鼓励火电企业和煤炭企业,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交换等方式,实现煤电企业相互参股、控股或通过资产重组注册成立新的煤电联营企业。电煤运输方式由煤电双方自主协商。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作用,实现煤电双方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山西省促进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旨在实现以电煤长期协作合同为纽带的煤电一体化和以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形成合理的煤电价格机制。
实施煤电联营后,煤电双方仍可独立经营管理据介绍,中石化新粤浙管道拟投资1590亿元,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
成立于2003年6月的神华煤制油,注册资本146亿元,旗下的数个项目可谓赫赫有名。两条管道建成后,将成为新疆各大能源企业煤制气项目的外输大动脉。
地方政府在煤化工投资方面的规划同样狂飙突进。而更早全面布局煤化工产业的神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21.98,0.27,1.24%)在5月23日发布董事会决议,宣布启动收购控股股东神华集团部分资产的工作。
这不是行业良性、规范发展应有的局面。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在新能源之中,尽管技术突破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商业价值和产业化前景的并不多。把新型煤化工产业的领头羊做大做强,产生极具辐射效应的示范作用是现实的选择。7月18日,通用电气(GE)公司旗下GE中国创新中心在西安正式开幕运营,煤化工成为这个创新研究中心重要的研发领域。
疯抢煤化工盛宴 即使是煤化工产业投资的适度放行,不少企业也不希望错过下一轮行业快速发展机会。近日,关于新疆整体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煤制气项目即将投产的消息被热炒。
后者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20年将是其技术开发、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随着煤化工领域高端技术的突破,高端煤化工产能过剩的现象开始显露。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三季度宏观经济仍不能企稳回升,鉴于西部地区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国家可能加快西部地区重大能源项目的审批速度,在稳增长的同时落实给予西部省份的差别化产业政策。不过,不以需求为发展导向,而是以投资为发展动力,片面强调招商引资和投资规模,对产品是否有相应市场需求则欠考虑,必将导致整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此次收购的标的就是神华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神华煤制油,以及控股子公司神延煤炭的股权或资产。一哄而上迫使有的企业只能在新产品开发上悄悄进行,各企业间无法合作和交流信息。短期看,国家仍会对煤化工产业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并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逐步开展示范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另有消息称,由中石化建设的新粤浙和新鲁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有望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
国内第一个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投产以来效益初显,但该分公司总经理武兴彬对行业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表示,目前煤化工发展是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各自为战。
从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2011年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激烈,价格上行乏力,但新型煤化工发展仍在加快。GE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力,并在中国煤化工盛宴中分享足够的果实。
如果一个4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投资额在250亿元左右,照此计算,未来这6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总投资将达3750亿元,加上两条管道共2450亿元的投资,整体投资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新鲁管道拟投资860亿元,年输气能力同样是300亿立方米。